SERVICE PHONE
363050.com发布时间:2025-11-17 08:54:23 点击量:
开元棋牌,开元棋牌官网,开元棋牌下载,开元娱乐,棋牌游戏平台,棋牌真钱游戏,注册送彩金棋牌,棋牌游戏,棋牌平台清晨的鸡鸣唤醒了永昌县南坝乡祁庄村的互助幸福院。78岁的王春兰老人摇下树上的杏子,准备晒些杏仁,悠然走回她在幸福院的“小家”。“我一个人一个小院子,推开门就能去隔壁聊家常、打牌。”她指着屋前的菜地笑道,“看,西红柿、西葫芦、黄瓜都长得好,一个夏天的蔬菜就够了。”
与此同时,在永昌县慧民通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的送餐员王玉正将热气腾腾的土豆烧肉和清炒时蔬分装进保温餐盒。几分钟后,这辆“爱心餐车”便将载着这份温暖,驶向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
从乡村互助院的烟火气,到街巷间穿梭的送餐车,这些平凡日常共同织就了永昌县老年人幸福晚年的保障网。
面对老龄人口持续增长、高龄化与空巢化加剧的现实,永昌县以老年人实际需求为导向,于“十四五”期间探索建立起“三级网络、四种模式、五项服务”的“345养老模式”,系统化推进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走进城关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各类功能室布局合理、设施齐全。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的大屏幕上,各项健康数据实时跳动,为老人健康筑起一道无形的守护屏障。这里作为县域养老服务枢纽,针对自理、半自理以及失能、失智、需要临终关怀等不同状况的老人,打造了集日托全托、医疗康复、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
在县级层面,智慧养老指挥中心实现全域调度;在乡镇,居家养老服务站承上启下;在社区与村庄,众多服务点共同打造出便捷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
经过五年来的持续建设,目前永昌县城乡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已分别达到100%和66.1%,位居全省前列,以往“分散、薄弱、偏远”的养老局面得到了有效扭转。
“吃饭难”是不少空巢、失能老人的现实困境。“十四五”期间,永昌县以省级老年助餐试点为契机,构建起“中央厨房+社区餐厅+上门送餐”的服务网络,累计设置老年食堂12个,建成老年配餐室、助餐点90个。
在河西堡镇金昌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72岁的王奶奶正在享用午餐。“这儿的饭菜营养又实惠,3-5元就能吃好,孩子们在外工作也放心了。”她的话道出了众多老人的心声。
为了让行动不便的老人也能吃上热乎饭,城关镇宝河苑社区创新推出“志愿者配送+集中就餐+送餐入户”模式,组建专门的送餐队伍,为辖区内高龄、失能老人提供“点对点”服务。当热乎可口的饭菜送到王永秀老人家时,她连连称赞:“这饼子软软的,特别好吃,还是咱们社区做得好!”这份送餐服务,送去的不仅是一餐饭,更是一份实实在在的关怀。
资金保障是助餐服务可持续的关键。永昌县探索建立“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元筹资机制。各社区食堂与配餐中心在保证菜品适老、营养均衡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服务覆盖面,部分食堂还通过适度对外开放、承接社区活动等方式,增强自我“造血”能力,确保老年助餐服务行稳致远。
老年助餐服务的扎实推进,也为农村养老的整体提升奠定了基础。在永昌县的广大农村,养老服务正从“有没有”迈向“优不优”。
“这里各方面都好,比在家热闹多了!”在焦家庄镇双磨街村幸福老人互助院,78岁的姚凤莲老人竖起大拇指。这座2024年建成的互助院,不仅解决了农村老人“吃饭难”的问题,更让他们实现了“老有所乐”。
食堂里飘着饭菜香,厨师正精心烹饪软烂可口的菜品;棋牌室内,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活动室里,还有老人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和着节拍认真做保健操……互助院不仅提供日常照料,更关注老人的精神需求,定期组织健康讲座、节日联欢、电影放映等活动,让这里真正成为农村老人的“幸福驿站”。
目前,永昌县已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74所、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7所,并拥有全省首家“公助民建民营”“医养结合”敬老机构,形成了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推动农村养老实现从“有地方养老”到“有品质养老”的转变。
养老服务不是“独角戏”,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合唱”。永昌县积极构建“财政补、部门助、乡镇扶、村级筹、社会捐、服务收”的筹资机制,撬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2021年以来,永昌县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4.2亿元,惠及困难群众62.5万人次;通过引入23家社会机构参与运营,年均培训200名专业养老护理员,服务队伍的专业性持续提升。
16支志愿服务队、200余名志愿者,年服务时长近9000小时;“公建民住”模式建设2279套住房,优先保障困难老人免费入住……这些扎实举措汇聚成守护“夕阳红”的温暖力量。
“开饭咯……”正午时分,城关镇北景苑社区食堂里,伴随着这声亲切的招呼,饭菜香愈发浓郁。老人们陆续走进餐厅,互相打着招呼,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从暖心食堂的一粥一饭,到互助幸福院的欢声笑语,再到智能平台的无声守护,永昌县正以一张覆盖城乡、温情细致的养老保障网,稳稳托起老人们“最美的夕阳红”。
